




為脆弱中勇敢的移工母親,
撐起一個安心的歸巢。

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
庇護所成為安心的歸巢,卻遇到了資金困境⋯⋯

我們是桃園市群眾服務會,
多年來,我們援助超過100位懷孕移工媽媽,
陪伴她們度過人生最不安、緊張的時刻。
2014年,我們開始移工救援的工作,陸續成立菲律賓、印尼與越南庇護所,讓需要幫助的移工,在台灣有個安身之處。移工媽媽們在庇護所待產,生下寶寶後重回職場,繼續照顧我們家中的長輩。
我們為移工努力撐起的庇護所,是移工媽媽們在異鄉的後盾,也是移工寶寶來到世上第一個熟悉的 地方。這裡不僅是一個暫歇的安置中心,更像是媽媽們彼此互相扶持的家。

今年年底,
經費不足讓支持被迫中斷
庇護所每個禮拜都會收到許多懷孕移工的諮詢,
我們很希望接住每個有需要的媽媽,
但現在協會資源不足,讓我們很緊張,也很無奈。




但我們明白,還有許多移工媽媽和寶寶,正在等待一個安心的空間。我們還不想放棄,因為每個生命,都值得被平等的對待。
有限的居住空間、物資與人事的種種支出,逐漸成為協會難以負荷的重擔。我們發現,半年後又有五個移工寶寶要出生,協會很快將面臨財務左支右絀的困境....

撐過懷孕與生產
成為母親,是最脆弱、也最勇敢的過程
與相愛的人擁有新生命,度過懷孕的痛苦、撐過生產的難關,是女性最脆弱、也最勇敢的一刻,但這一刻,每個母親已期待許久。即使必須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,媽媽們不畏懼困難跟自己的身體安危,只為誕下她們眼中最珍貴的寶寶。

獨自在異鄉的移工媽媽,
遇到的困難卻遠遠更多——

身為移工媽媽,用盡全力照顧起我們的家,卻只能無比擔心屬於自己的家的方向。她們語言不通、沒有家人相助、面臨可能被解僱的困境,更急需一個可以安心待產與產後休養的空間,走過最艱難的懷孕期間。
懷孕移工媽媽,會面臨哪些困境?

語言不通
重要的產檢
卻難以跟醫生溝通

沒有安全的空間
可以安心待產與休養

沒有家人相伴
無人照顧產後自己
與寶寶的生活及吃住

寶寶出生的文件
與行政程序繁雜
需要專業協助


撐過產後最困難的時刻,
媽媽們也能再重新投入台灣家庭的照顧
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應該是喜悅、受保障的人權,而非不平等的待遇。每個孩子都是移工媽媽最珍視的寶貝,是她們在深思熟慮後,也想要擁有家庭的契機,是再困難都要守護的生命,只要撐過產後最脆弱無助的兩個月,就能把寶寶送回母國給家人照顧,重新投入台灣家庭。


懷孕移工母嬰
庇護計畫


懷孕移工媽媽必須定期產檢,面臨生命重要關頭的生產過程,如果沒有醫療翻譯,媽媽們只能焦急卻又不知如何是好,更怕自己錯過重要的衛教資訊。移工寶寶出生後,也需要處理繁複的行政程序,才能讓寶寶在台灣有新生兒醫療的保障。
所以我們為移工媽媽提供醫療翻譯的扶助,陪同產檢、生產與產後照護,同時也協助處理寶寶出生後的繁瑣行政文件,確保每個新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照護,平安健康地成長。

在這裡,無助的媽媽與新生命被安然接住
不必再擔心受怕



除了提供庇護的安心空間
我們還做了這些事......

產後休養照護空間
免費提供三餐與住宿
保障生存尊嚴

協助媒合新雇主
成功媒合50+位產後移工媽媽
找到新雇主


醫療翻譯扶助
協助100+位懷孕移工媽媽
陪同產檢與生產
新生兒行政手續
為100+位移工寶寶
辦理出生文件及健保卡

每個媽媽的勇敢故事,更讓我們相信這件事必須做下去

照顧寶寶和照顧老人很像,
成為媽媽是最甜蜜的負荷
山德拉
年齡:26歲
狀態:來台灣5年,看護
協會服務數據:住進庇護所6個月
今年25歲的山德拉,在護理之家累積多年專業的老人照護經驗,每天要幫12個老人餵飯洗澡。她和青梅竹馬的老公在印尼結婚後一起來台灣工作,去年得知懷孕,夫妻倆非常期待他們的第一個寶寶。
懷孕初期,珊德拉忍著孕吐的不適以及出力抬老人可能流產的風險,持續工作七個月後向雇主提離職,來到庇護所待產。
分娩那天她低血壓,一度昏迷,還好剖腹產後順利康復。有了庇護所的協助,珊德拉在異鄉有可以休養及就醫的空間,寶寶出生後最快兩個月就能重回職場,繼續投入她熟悉的長照工作。


新手移工爸媽和大家一樣,
都有想要努力守護的小小幸福
洋蒂
年齡:31歲
狀態:來台灣10年,看護
協會服務數據:住進庇護所8個月
洋蒂懷孕時照顧臨終的雇主阿公,長輩過世時,醫生告知她懷孕週數過高,必須在台灣生產。兩個月前洋蒂生下漂亮的女兒,她的老公每週五都會到庇護所看她和寶寶,許多適育年齡的移工夫妻,在台灣組織自己的家庭,學習如何為人父母。
曾有人誤會移工在台灣生的寶寶都是「父不詳」,但其實移工寶寶的父母都很有責任感,努力賺錢養家。庇護所就像移工媽媽的後盾,在她們最手忙腳亂的時刻,全力支援她們完善的照顧和營養,陪伴產婦就醫、辦理新生兒的相關手續,讓家人不在身邊的移工新手父母,在台灣有可以依靠的避風港。
懷孕移工母嬰庇護計畫

集資目標

第一階段
每月20萬,緊急醫療照護
陪同產檢及生產的醫療翻譯,包含看診交通費、緊急生活費、新生兒尿布奶粉的支出。

第二階段
每月30萬,日常安置費用
募集每月三間庇護所內移工的安置費用,包含懷孕移工媽媽的營養品、重症傷病移工醫藥費、產後休養空間的水電支出。

第三階段
每月45萬,產後新生兒 照護
寶寶剛出生的兩個月是移工新手媽媽最關鍵的時期,她們需要恢復體力重回職場,寶寶也需要完善的疫苗施打。我們會處理新生兒的出生文件申請及就醫照護,讓寶寶不會成為被社會遺忘的黑戶。

